第二百四十章 新的中级宝箱-《全能大画家》
            
            
            
                
    第(2/3)页
    顾为经扫了一眼三个选项。
    这些知识卡片实际上都还挺有用的。
    看上去就比他以前在初级宝箱里开出来的什么《紫蓝金刚鹦鹉羽毛标本和骨骼解剖图》这见鬼的玩意,对于画家们来说,要靠谱不少。
    在艺术道路上,都可以带给顾为经不少的帮助。
    很明显,
    奖励一与奖励二两个选项,分别对应绘画题材中建筑画与人物画两个主要的常见门类。
    安东尼·高迪是建筑艺术史上达芬奇一样的奇材。
    他既是建筑家,也是素描画家,新艺术运动里代表人物。
    哪座建筑的设计图纸上签有这位大师的名字,就几乎等价于世界文化遗产级别的名胜古迹。
    西班牙的奎尔宫,放在整个十九世纪,也以丰富的细节装饰性和拥有巧妙曲线的马赛克瓷砖这些创新性设计,而变得闻名遐迩。
    如果选择这项奖励。
    他将来想要创作以奎尔宫宫殿为宫殿主体的建筑绘画,一定能极度的写实准确。
    想要画诸如神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这种每年都有无数美术生蹲在外面画写生的同样由高迪设计创作的其他著名建筑,也可以触类旁通。
    奖励二更是不差。
    一般来说无论搞艺术还是搞,欧洲人基本上都天然瞧不上美国的土佬帽亲戚。
    这种隐性歧视从独立战争到二十世纪末的文化圈依旧存在。
    《摔跤手(resstlers)》是个例外,它属于美国历史上少数拿的出手的本土油画画作。
    托马斯·艾金斯则是美国的艺术之父,所有北美学生学习艺术史绕不开的人物。
    他在刻画人体线条上的贡献并不比伯里曼老爷子低,但他的创作方向更加偏向于表现“人体运动时肌肉发力”的细分分类。
    无论是ufc还是e,山姆大叔们对于壮汉赤膊扭打的戏码,一直拥有着其他国家民众难以理解的热情。
    《摔跤手》几乎将油画画家对于人体肌肉发力时的细腻表现力拉上了一个新台阶。
    最不起眼的是系统所给予的奖励三。
    前两个选项,
    高迪和艾金斯两位大师艺术生们全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知识卡片的价值更不无需多言。
    奖励三则是直接把顾为经看愣了。
    “这是啥啊?”
    他拿出手机查了一下,才在网上找到了这个“皮奎特”应该是加州大学的一名兽医系的终身教授。
    这家伙连个维基主页都没有。
    倒是他任职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系过去三年都在qs专业类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那本《宠物读心术——发现你的猫猫与狗狗是否开心的十二种诀窍》名字听上去不太正经,像是亚马逊上那些让家庭主妇闲暇时打发时间的垃圾读物。
    网络的相关介绍却说。
    它其实是一本相当严肃的有关宠物行为学的学术大部头书籍,还是加州大学兽医系的学生们的必修课本之一。
    顾为经还在网上的一节皮奎特教授的视频公开课上,看到有自称是加州大学的学生吐槽——这家伙简直像是变态一样,每节课都给他们不同的宠物表情图片,甚至还有光下的骨骼结构和解剖图,让学生课后提交关于此课件里猫或者狗行为模式分析的小论文。
    实在太折磨了!
    他研究女朋友的面部微表情都没有这么痛苦!
    根据这些信息,顾为经明白了皮奎特教授是一位兽医领域关于动物行为学的顶级老专家。
    兽医与画家是完全不关联的两个职业。
    似乎皮奎特教授再吊,也和前两位伟大的艺术家没有可比性。
    既然如此。
    顾为经在手机上研究了一会儿,全部搞明白三个奖励的内容都是什么之后。
    他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的,就选择了……
    奖励三。
    开玩笑!
    前两个奖励也很好,但放在奖励三前一比,完全就不香了。
    这可是能告诉他如何画好猫猫狗狗的奖励!
    任何一个美术生,都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系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
    光是听说这里面有和伯里曼老爷子的素描人物卡片同类的猫、狗肌理解剖结构,就已经足够让顾为经感到惊喜。
    建筑与人体无论多么复杂,美术生们未来都有专业的学习机会。
    解剖尸体的画家中世纪不少见。
    研究解剖猫狗……
    嗯,这就有点难以被现代公众所接受了。
    开个玩笑的说法。
    在如今西方社会的舆论环境,得知那位画家买猫猫狗狗回去解剖研究,判的很可能要比偷偷去法医停尸房里偷偷剖具尸体切着玩,更加判的狠。
    当然啦,研究猫狗也不必亲自解剖。
    只是美术生通常完全没有学习这方面内容的渠道。
    画画的时候又经常需要用到。
    历史上被画家搬上画布表面最多,最常当作模特的动物,毋庸置疑的当然就是人类。
    其次就是猫、狗两种宠物。
    对东方的文人画家来说的话,会画马也很重要。
    剩下的犀牛、大猩猩、鲸鱼、老虎、骆驼、梅花鹿也都有人画,但是加起来名画的数量都比不过一根狗毛。
    艺术家在笔触中为动物所赋予的情感并不比为自然所富裕的情感少。
    宠物被人所蓄养的历史,至少能追溯到15000年以前。
    从七千年前古埃及壁画里,尼罗河两岸的居民用尖锐的石砖往墙上尝试镌刻些简单的花纹开始,宠物的形象就开始出现。
    画猫与画狗,贯穿了整个人类的艺术史。
    屡屡有猫狗为主题的天价艺术品在拍卖行出现。
    艺术家们也往往泾渭分明的分为了狗派和猫派两个流派。
    以洛可可艺术为代表的风格细腻的宫庭画派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品种的猎犬身影。
    而到了近代,安迪·沃荷,甚至香奈尔的老佛爷这种时尚设计师,则都是一水儿的纯正猫奴。
    毕加索则属于猫狗都爱、都喜欢画的骑墙派。
    总的来说画猫画的更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