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生存点因为老顾客的缘故,虽然有所下降,但因为不时有糕饼新品推出,再加上烤肉店带来的生存点,所以还是维持在每天3000多点左右。 刘婉已经很满意了。 “烤东西”店那里,吴景和王孝配合得挺好的。 不过王孝现在也不亲自动手烤肉了,刘婉又招了个小伙计配合吴景。 俩人都很勤快,说到底,镇上哪家店的学徒能拿工钱呢?也只有刘婉这家店了。 不过刘婉和他们都签了保密协议,让他们别把在学徒时能领工钱的事给说出去,免得被镇上其他店主攻讦。 她这样做,到底是坏了人家的规矩,引起集体不满,变成大家的公敌就不好了。 学徒们心中一合计,晓得这件事对自己大有好处,不说出去,就少了很多人前来竞争这个位置,他们就能够立得更稳。 就算刘婉不和他们签保密协议,他们也是不会说出去的,这就是行业内的秘密,对他们有益,有何不好? 谁想说出去? 那是自砸饭碗。 王记小炒店在做开业前的收尾工作。 刘婉让伙计多囤积大量的柴火,让他们至少囤个1000斤以上的柴火,反正后院的柴房完全能够装得下。 这是她吸取上次“吃南北”的教训。 “吃南北”上回有一次就因为柴火不够,差点毁了炉里的一炉饼。 还好,当时伙计临时去街上,找到了卖柴火的老乡,才把那炉饼救了下来。 刘婉现在两家店需要的柴火数量都很大,所以她和几个樵夫谈好了价格,让他们每天稳定往店里送柴火。 另外,她在集上看到优质的柴火,也会买下来囤着。 囤东西的习惯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可能从远古时代就流传下来吧? 多囤物资,这样才能够以备不时之需。 刘婉始终心存隐忧。 虽然现在大周朝表面上一派欣欣向荣,但刘婉始终相信多囤一些食物是没有错的。 古代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一旦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发生,短时间内便难以逆转形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