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思忖间,郑诚迫不及待地将刘婉送的猪肉脯取出一看,猪肉脯颜色通红,散发着淡淡的油润色泽,一看就是新鲜健康的。 郑诚拿起往嘴里一塞,用牙齿咬开,肉脯倏地化开,融在嘴里,十分入味。 郑诚只觉得猪肉脯的鲜味在舌尖上漾开…… 好吃,真好吃,郑诚顿时诗兴大发,提笔写了一首赞美猪肉脯的诗。 在大周朝,美食并非不登大雅之堂,文人雅士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也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当他们吃到一种独一无二的美食时,也会随兴吟诗作赋来赞美。 如果诗作得好,那道独特的美食以诗为载体,就会迅速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开来。 只是在谷口镇这样的地方,文人雅士不多,关于美食的聚会也比较少,所以郑诚之前写的关于美食的诗作也没有流传开来。 但郑诚都一一收藏起来,他自然不会将自己的诗作束之高阁,期待有一天在和大伙聚会的时候,让这些诗作有机会得见天日。 尝过了猪肉脯,郑诚忍不住又尝了肉松和桃花酥,美味的色气直冲天灵盖,他实在忍不住了,又怒写了两首吟诵肉松和桃花酥的诗。 郑诚冷静下来,忍不住叫来了教习叶诗文。 “诗文,新生中是不是有一名叫做王礼的学生?” 叶诗文没想到郑院长还会过问学生的事情,还具体到一个人头上,便道: “郑院长,是有个叫王礼的学生,是个老实的乡下孩子。” “嗯,那孩子颇有天份。”郑诚淡淡地说了一句,然后就扯到别的话题上了。 叶诗文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没想到郑诚会破天荒为一个乡下的孩子交代这样的事。 这是他来修贤学府后,第一次听到郑院长为了一个学生而亲自交代手下。 郑院长还直言不讳要对人家好一点。 王礼到底是什么来头? 乡绅之子吗? 或者说家里有什么叔伯是郑院长的同年? 叶诗文心里嘀咕,但是嘴上当然不敢说出来,领命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