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掌柜行动也是雷厉风行,很快就叫顾伙计叫了一帮泥水匠过来,按照刘婉的吩咐开始忙碌起来。 先在门口砌一个烧烤架,再砌一个可以放炭炉的灶台……店里也重新进行了粉刷。 刘婉带了一些烤肉、吊炉肉饼,去找关大夫,跟他当面道谢。 关大夫见刘婉这么有心,便关切地问王怜怎么样了。 “没发烧,昨天伤口处理得很好。” 关大夫松口气,说:“这孩子命真好,救回来了。这些流民也太可恶了,不过现在官府拿他们没有办法。 以往远道而来,需要路引,但这些流民大部分都没有路引,有问就说在路上丢了,官府也奈何不了他们。 因为北方那里确实有旱灾,官府也不好处理。” 原来,谷口镇“上流社会”的人,都知道官府对待流民的态度。 刘婉点头谢过了关大夫,又帮刘俤请了两天假。 回到店里,刘婉觉得应该给自己的店取个好听的名字,便让王孝帮忙想。 王孝想了半天,想不出来。 倒是刘婉这时忽然有了灵感,说:“要不就叫做烤东西吧?” “烤东西?为什么这么叫?”王孝不解。 “因为咱们这条街叫做南北大街,平时人们都说去逛南北,现在我们叫烤东西,不是挺顺的吗? 以后人家一说逛南北,就会想到烤东西。” 刘婉得瑟地道。 “咦,娘,你这个店名太棒了!”王礼也乐了。 小店要装修好,至少也得两天的时间,这两天,母子二人还是得照常在修贤学府外面卖烤肉。 不过当学生来卖烤肉的时候,他们也顺便说以后都搬到南北大街,望江楼对面叫“烤东西”的店。 那些学生听说他们要把烤肉店搬到那里去,还挺不适应的,说那以后下课之后再来吃烤肉的乐趣就没有了。 “不过你们可以去我店里吃,我们打算长期经营,露天经营到底不是长久之道。”刘婉道。 学生们一听,也觉得如果烤肉店能长久存在,也挺好的,便纷纷说以后还会去找他们买烤肉吃。 刘婉走后,济世堂里,一个家丁打扮的下人匆匆跑来,让关大夫上门就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