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远推开赵青健办公室的门,给赵青健笑了笑,赵青建对陈远招了招手。 “过来,小陈同志做这。” 看着桌上密密麻麻的资料,陈远大概知道赵青健要和他商量什么。 “这是上面给咱们公社分配的知青名单,一会儿我还要下发到各个村,你对这件事有没有想法?” “赵书记,我没什么想法,您安排来的人我一定好好照顾,让他们在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同时,也让他们为农村的建设发光发热,这是一件互利互惠的好事,我支持。” 陈远没有让赵青健失望。 陈远总是这样通情达理。 他总能站在组织这一头。 赵青健和陈远沟通,少了许多麻烦。 同样他也意识到陈远的政治觉悟不一般。 陈远农村出身,家境这么复杂,还能培养出这样高尚的品格,确实不易。 赵青健还是很看重陈远。 “赵书记,我想其他村村长也是这么想的,可能大家一开始还不太能接受,对上面的安排有些不太能理解。” “但是之后大家一定会理解,赵书记我们村里已经修建好了学校,其实我也有一件事想和您商量。” “我想在我们村建学校,先从小学建起,现在我们村里的娃娃们太多了,也都大了,是该上学的年纪了。” 陈家村附近几个村都没有学校。 修建学校的事儿,其实赵青健之前也有想法,只是大队生产任务重。 修建学校,学习文化的事,自然搁置在了后面。 可陈远有这样的心,赵青健觉得是好的,而且陈远已经把学校盖起来了。 ”你们学校都盖好了?” 陈远点头。 “虽然没提前和您打汇报,但是盖学校的事儿用的是村委的基金,之前剩下的不多,再加上我分家之后,家里面有一些积蓄,用在了这上面,盖学校的事儿就不用公社操心了。” 陈远虽然这么说,但是赵青健大概也知道陈远的钱是从哪来的。 但陈远能用在盖学校上,赵青健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做不知道。 更何况他那个侄儿胡大包在外面搞些什么明堂,赵青建也是有所耳闻。 “既然盖学校,公社就应该批款,虽然说你们盖好学校了,但是补贴也要到位。” “你们既然都准备好了,那陈家村的学校也可以顺利开班,只是老师的事情你们想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