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针定格在整点。 仪式快开始了。 主持人整理好情绪走上舞台,念出了那段早就烂熟于心的介绍词。 “史书太薄,装不下他们的伟大,随手翻过的一页,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多年前,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安定,为了维护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今,山河无恙,家国富强,第十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回家!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 观众席响起轰轰烈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大屏幕同步切到了沈城陶仙国际机场。 周边街道早已清空,现场庄严肃穆。 运-二十大型运输机在歼-二十先进战机的护航下缓缓降落。 有如今龙国最先进的专机护航,仿佛在无声地告慰英灵:这盛世,如您所愿! 在众人的注视下,飞机缓缓通过一道圆拱形的水门。 这是龙国的最高礼仪“过水门”,寓意着“接风洗尘” 归来时的疲惫与风尘,都在这细密的水雾中一扫而空,微凉的水珠拂过,更显悲壮。 机舱打开,棺椁被仪仗队小心地抬下。 那一百多个黑沉的实木棺椁在礼兵的护卫下,渐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镜头久久定格在大红色横幅“回家”二字上。 一双双白手套小心地擦拭着棺椁表面,随后将崭新的国旗铺就上去。 到场人员在统一指挥下,缓缓弯下腰,以三次鞠躬默哀。 低沉悠长的交响乐回荡在机场上空,让人又眼热,又鼻酸。 在场的许多老兵已是失声痛哭。 仪式结束后,烈士遗骸照旧被送往烈士陵园安葬。 镜头扫过车窗外。 三十多里路,尽是自发前来迎接的群众。 他们捧着黄白菊花,眼含热泪目送着车队经过。 无需多言,龙国人独有的情怀与敬意,皆在这一路不曾断绝过的人海中无声浮现。 播音员沉声播报着第十批回国烈士的名字。 “陈玉林,孙德山,李伟波....” 许和平紧紧捏着座椅扶手,眼睛不敢离开一刻。 他想听到的那些名字在里面吗? 与沈城相隔千里的许家村,正浸在一片细密的雨幕中。 老房子里里外外都泛着潮气。 年近八十的许桃花和往常一样缩在藤椅上,腿上盖着厚厚的毛毯,一动也不动。 第(1/3)页